活动时间:2018-06-19 16:00:00 ~ 2018-06-19 16:00:00
地址:上海
活动已结束(-1人已报名)
分享到:
“水专项”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阶段的积累,产生了大量的创新科技成果和优秀的项目源,仅在“十一五”期间关键技术突破就达1000余项,完成技术标准规范229项,申请国内外专利1733项。在水处理领域,如何更好实现水专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让产业发现好技术,让好技术实现产业化?
为助力水处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了水专项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机制的任务,并结合技术特点和各参与单位的优势,打造了水处理科技成果系列推介会,推介会分为走进高校和走进企业2种推广模式。我们尝试通过走进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生态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校组织系列专场水处理科技成果推介会,搭建技术与产业的高效链接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我们将:
征集多个同济大学在水处理领域最具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关键技术,
邀请多个同济大学水处理领域顶级专家,
通过技术路演和产业解读,
带您看清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
让您发现水处理各细分领域的产业机会!
给关心水处理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助力于水处理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你!
*活动时间
时间:2018年6月20日(周三)9:00-11:35
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明净楼121报告厅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E20环境平台、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
支持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
媒体支持:迈科技一站式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活动嘉宾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千人计划“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在污染控制、污泥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节能减排等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成果。
杨殿海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研究成果转化工作,先后承担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及多项上海市重大课题,课题2000年获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怀正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领军人才,福建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和技术征询委员会委员,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主要研究方向:污水处理技术、城市面源治理技术、农村面源治理技术、河道整治技术。
成水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生物学分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生态工程、水体修复以及植物修复等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授权专利20项、获得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6项省部级奖励。
柴晓利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主持了国家 “水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楚文海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兼任国际水协(IWA)消毒专业委员会委员、IWA中国青年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分析识别、生成机制与控制技术;主持国家水专项课题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引用>1500次,H指数=22;入选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活动议程
打开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