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活动 | 安徽大学专场

活动时间:2020-11-04 16:09:00 ~ 2020-11-05 03:30:00

地址: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望江西路860号)

活动已结束(0人已报名)

分享到:

活动简介
安徽大学生命健康领域专场、安徽大学自动化领域专场科技成果推荐!
活动详情

一、 活动主题

“加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供需对接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合肥高新区人事劳动局

承办单位:迈科技

三、专家介绍

>>>>生命健康领域专场

陈彦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成果:生物多糖活性物质的制备与应用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获农学学士、理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安徽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现为安徽省生态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食用菌技术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1.真菌活性多糖的结构与功能;2.天然活性产物的抗肿瘤/抗衰老作用机制:3.功能食品/保健品的开发与研究。

彭惠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成果:利用酶制剂建立低温淀粉制糖和制备抗性淀粉的新工艺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与生物催化研究,主要集中研究海洋源的糖苷酶,探索新的酶资源,研究其催化功能。已经发现了海洋起源的一个糖苷酶GH13的新亚家族GH13_37和一个碳水合物结合结构域新家族CBM69。围绕这两个家族,开展其功能机制研究。不仅丰富了新型酶资源,而且有望开发出全新的生淀粉快速酶解工艺。主持的在研科研项目有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α-淀粉酶新亚家族GH13_37快速偏好降解大米生淀粉的机制研究。

>>>>自动化领域专场

江永成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成果:谷物水份在线检测系统、系列继电保护装置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现在为郑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获硕士学位。2014年起博士在读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如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沿途温度、应变和震动方面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高铁、城市管廊、输油管、输气管、桥梁及电力系统等领域;应用光谱技术在线检测物质含量,被广泛应用于谷物含水量、淀粉含量、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等在线检测,液体酒品酒精含量在线检测;超高速、超高抗干扰性嵌入式控制系统研制,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断路器、线路、变压器、电容器等系列继电保护装置,干式变压器温度控制系统,变电所DTU等等电力系统领域;图像(视频)识别与理解,广泛应用于酒品封装过程中酒瓶缺损、酒体内异物快速检测等等白酒行业无人检测领域。

张涛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副研究员

成果:去除异形零件毛刺的多工位全自动设备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7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系。2001-2010工作于中科院智能机械研究所;2013年至今工作于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863”机器人项目,完成企业横向项目二十余项。发表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2份。近5年主持企业委托项目分别有合肥市高技术服务业现状与对策报告书、涂胶实验控制系统开发、弯月面涂胶机控制系统开发。

四、活动议程

9:00-9:30 活动签到

9:30-9:40  活动介绍

9:40-10:20 技术推介

10:20-10:50 需求企业发言

10:50-11:30 供需对接小组交流

活动进行中(0人已报名)
微信客服
迈科技微信号

打开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