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正式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序幕。同时,本次表彰大会也揭示了“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百多位得主。在“三大奖”之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得奖名单不难发现都是各大高校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共同上榜,近年来“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等词也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
经典产学研合作案例启后人
1984年第一届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就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案例代表。这也是当年中国科学院获得的唯一特等奖,其技术成就与大庆油田的采油工艺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建设等齐名。由兰州化物所的周望岳教授和锦州石油六厂张国栋总工带头的“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当时初步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急需,并且彻底扭转了二个90%(即90%靠进口,90%为天然橡胶)的局面,为国家增产值近60亿元,增利税近35亿元,不仅为国家节约大量进口橡胶的外汇,而且还出口优质顺丁橡胶为国家创汇。
这位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的获得者张国栋先生正是“迈科技”联合创始人李思钒的外祖父。问其选择从事科技技术服务行业的原因,他说离不开外祖父对他的影响。“我特别能感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力量,虽然不能像外祖父那样站在技术研究的一线,但我想通过搭建“迈科技”这个服务平台,也参与到让技术发挥价值的过程中来,为国家产业升级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迈科技”已与150余家国内外研发机构建立了合作,通过maikeji.cn平台,将技术方与企业连接起来,积极为双方合作创造机会。
实干派“迈科技”搭线,企业完成产品进口替代
第一届的国家科技奖特等奖完成了90%的进口替代,在“迈科技”奋斗在技术创新一线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成功案例。
杭州中策轮胎(朝阳轮胎)在生产中必须使用的一款进口助剂,成本非常高,“迈科技”得知这一需求,积极调动各大高校院所的技术信息,找到了国家有机硅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团队。新产品在工厂进行了小试和中试,结果喜人。同时,该技术被持续推广到其他的轮胎公司,已经通过了多家知名企业的质量检测。该技术项目也获得了南京创业人才计划等,政府资助逾50-100万元。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是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该奖在设立以来对技术创新产生了积极反响,在对做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彰的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正如“迈科技”为企业提供越来越专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也将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在“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帮助企业发挥出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
相关阅读:
关注迈科技微信公众号,关注每日推荐技术&企业需求
打开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