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国企数字化转型的“五转、五化、五新、五维”
浏览量:531 发布时间:2023-09-26 03:47:45

2023年6月,国资委召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题会,会议要求,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更好发挥国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数字化转型工作进展
1.加快“五转”落地,转型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国企围绕转意识、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转文化,多措并举推进转型工作落地。
  • 89家央企明确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
  • 90多家央企组建“一把手”负责的转型领导机制,明确牵头部门。
  • 800多家国企探索传统业务转型模式,推出典型企业900多个,建设数字场景3200多个,组织转型培训3.7万场,参加人次近千万。
  • 国企数字化转型“上热中温下冷”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2.加强“五化”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

国企积极推进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经营一体化、服务敏捷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传统业务全方位、全链条改造。
  • 52家中央工业企业2022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平均85.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平均72.6%,分别超全国水平8.9和14个百分点。
  • 60多家央企建设数字化产业链协同平台数量超100个,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 国企数字化转型“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情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变。

3.加力“五新”突破,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

国企集中优势力量攻关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布局新基建、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70多家央企取得5G光收发芯片、操作系统等200余项数字技术成果。
  • 累计开通5G基站273万个,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站1.2万余座。
  • 组建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 国企数字技术供给服务能力加快提升。

4.加大“五维”赋能,服务现代化高效推进。

国有企业积极牵头或参与证照电子化、办事“最多跑一次”、智慧文化宫、“数字技术+医疗健康”服务体系、“雪亮工程”“村村通”工程、可再生能源数据库等建设,赋能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国企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骨干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国有企业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要点

1.加强对标评估,提升转型系统推进能力。

  • 定期开展转型实施方案对标评估,动态调整转型策略,保障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性。
  • 持续开展转型水平对标评估,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动态优化转型路径。
  • 开展业务与数字化能力适应性评估,定期梳理优化转型架构,保障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融合一致。
  • 加强评估、规划、实施、优化闭环管理,强化一把手负责,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定期通报进展情况,保障转型任务顺利实施。

2.推进试点示范,提升生产方式变革能力。

  • 聚焦主责主业,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建设,发挥转型引领作用,力争“试成一批、带动一片”。
  • 聚焦智能制造,加快推进“人机隔离”“机器换人”“黑灯工厂”等智能工厂建设,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 聚焦企业全流程,加快数字技术应用和场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加快“北斗+”数字场景创新,形成工作机制,促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3.完善体制机制,提升转型支撑保障能力。

  • 建立适应数据要素价值发挥的组织机制,加强数据要素治理,完善数据权属、责任认定、收益分配等机制,促进数据集成共享与价值释放。
  •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统筹调度机制,提升数字化转型投入强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加快培育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化人才队伍,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全员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 出台含金量高、分量足的配套制度办法、支持政策,提升转型动力活力。

4.加强合作发展,提升安全自主创新水平。

  • 发挥创新联合体等作用,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卡脖子”技术、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主动开放市场,促进成果应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 发挥国企骨干作用,加快5G、北斗、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 发挥央企数字协同创新平台作用,促进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验交流、创新合作。
  • 加强前瞻性谋划,持续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和数字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内容来源:首席数字官



推荐阅读

江苏省环保集团:科技创新管理“线上化”,实现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首都机场:科技创新助推全球标杆性“四型机场”建设

以晋能控股为例: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全覆盖平台的战略意义何在?

中核武汉:科改赋能,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科创生态圈

国家能源集团:以科技创新支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以成都光明为例:攻克技术难关,打造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关于迈科技  

迈科技MetaLab,于20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是国内专业的科创数智化服务平台。迈科技以让技术发挥价值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企业创新的伙伴、城市创新的助推器、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年发展,迈科技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30余个地区,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天津、长沙、宁波、合肥、温州 、包头、常州、湖州等城市设有常态化运营团队。迈科技以数智化科创服务体系为核心,协力合作伙伴一起建科创生态网络、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要素融合,助推行业发展。让创新更好地发生,让技术发挥价值。


图片

100座城市、1000家院所、100万企业

分享技术价值

微信号|Maikeji-MetaLab

官网|www.maikeji.cn

微信客服
迈科技微信号

打开微信
“扫一扫”